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岫岩
    满族风情
    时间:2024-05-31 13:28来源:岫岩满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作者:点击:

    岫岩县于2006年被国土资源部中国矿业联合会正式命名为“中国玉都”。岫岩县是全国柞蚕生产基地县、绒山羊生产基地县、秸秆养牛示范县和中国滑菇生产第一县还是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辽宁省“群众艺术活动基地”、“农民摄影基地”、“满族剪纸活动基地”、“玉雕艺术活动基地”、“皮影艺术活动基地”、“岫岩玉雕传承基地”、“辽宁省文化先进县”。

    岫岩县民风淳朴,古风犹存。至今民间仍旧保留着满族一些传统的古老习俗。比如:在农村的万字炕、花格窗,坎肩、背心、马甲、旗袍等仍然是现在许多人喜欢穿着的传统服饰,苏叶勃勃、柏椤叶饼、酸汤子、馇子、酸菜、火锅等满族传统食品现今依旧是当地人们的日常主食;驴皮影、东北大鼓、二人转、太平鼓等民间艺术至今不衰,您到了岫岩这里,随时随地都可以领略到浓郁的满族风土人情。

    各区镇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满族文化历史积淀深厚,在生产生活、精神信仰等方面都凸显了满族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满族祭祀习俗、满族婚礼习俗等均已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岫岩职教中心开发、建立、完善特色课程,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点,本着“搜集、整理、传播优秀民间文化;探索、研究、创建新型艺术佳品;研制、开发、推广个性艺术市场”的宗旨,建立了岫岩满族剪纸、岫岩满族刺绣、岫岩农民画等多个县级传承基地,常年开展丰富多彩教学实践活动,目前,岫岩满族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岫岩满族刺绣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编辑出版岫岩《满族民间故事》、《满族民间歌谣》、《满族民间歌曲》、《满族民间谚语》、《满族三老人》、《长白仙女》、《老罕王-努尔哈赤》、《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岫岩资料本》、《岫岩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岫岩满族剪纸》、《岫岩皮影》及《岫岩满族家谱》等民间文学、史料、画册、书籍40余部,整理岫岩皮影剧目影卷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等100多部、500多万字。出版《中国岫玉大观》、《国石岫岩玉》《中国瑰宝岫玉》等大型宣传画册和玉雕书籍10余种,数十万册。通过对珍贵、濒临灭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的挖掘、征集、收藏和保存,使岫岩民族民间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得以凸显。

    岫岩满族博物馆

    岫岩满族博物馆位于岫岩阜昌路,1985年建馆,是全国第一座满族博物馆。馆藏文物相当丰富,包括书画、丝绣、铜器、陶瓷、铁器、货币等。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北沟遗址出土的三环足器与山东龙山文化同类器物相同;城南遗址出土的4件耒耜,在西汉早期遗址发现尚属首次,填补了国内空白;辽金时期的定窑瓷器“白釉莲花粉盒”和“瓜棱提梁注壶”分别评为国家一级和二级文物;清代的被子、诰命书等彰显了岫岩历史文化丰富的底蕴。

    扩建后的满族博物馆拥有2857平方米馆舍,共设有“满族源流厅”、“满族习俗厅”、“满族服饰厅”、“满族民间文化艺术厅”、“岫岩出土文物厅”、“满族传世文物厅”六个展厅。

    在“满族源流厅”内,以满族历史为经、以地方历史为纬,通过文字、图片展板,向人们讲述了满族起源、先世入岫、八旗驻防、满族贡献等渊源历史。“满族习俗厅”可以领略满族饮食、婚娶、节日习俗,看到万字炕、祖宗板、八仙桌和东北三大怪等满族民俗文物。“满族服饰厅”展现的是各种满族先祖服饰、清代满族服饰。“满族民间文化艺术厅”把满族民间绘画、民间剪纸、驴皮影、民间刺绣、枕头顶装裱陈列在内。“岫岩出土文物厅”向人们展示了20余年来岫岩发现和出土的文物。“满族传世文物厅”向人们展示了辽金瓷器、明代陶器以及清代铜器、铁器、木器等传世文物的风采。

    目前,岫岩满族博物馆已免费对外开放。

    满族文化:

    满族鼓乐

    满族皮影戏

    满族刺绣

    满族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