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人民政府:
为做好我县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工作,助力食用菌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县制定了《岫岩满族自治县2021年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意见,请于3月 23日前将修改意见发至工作邮箱,不反馈视无意见。
联系人:康德平 联系电话:13898006224
邮箱:xysc2006@163.com
附件1:《岫岩满族自治县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岫岩满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2022年3月16日
附:
岫岩满族自治县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为做好岫岩县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工作,助力食用菌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2021年度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效益优先,综合考虑资源禀赋、生产现状、发展要求等因素,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 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依托,示范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推进食用菌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产业化、机械化、品牌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和效益,示范带动岫岩县食用菌产业向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二、实施地点及方式
全县共建立攻关试验区1个、核心示范区11个、辐射带动区12个,“三区”项目区总面积21556亩,设施内种植面积10779亩,涉及12个乡镇(街道)。
(一)攻关试验区
位于三家子镇三家子村,试验基地隶属于辽宁生态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镇政府和镇中学附近,距离偏岭高速路口25公里,设施内种植面积51亩。
(二)核心示范区
在牧牛、三家子等11个乡镇建立11个核心示范区,总面积2406亩,设施内种植面积1203亩。各核心示范区位置及规模为:
1、牧牛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德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牧牛镇钟家村,析青线附近,距离偏岭高速口20公里,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19亩,主要从事香菇和滑菇层架式种植。
2、兴隆办事处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智富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兴隆办事处兴隆村,张庄公路路边,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1亩,主要从事香菇种植。
3、大房身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龙利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大房身镇龙门村关家堡组下河套地,在张庄公路路边,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2亩,主要从事绿白膜覆盖香菇种植。
4、苏子沟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赫丰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苏子沟镇徐家堡村徐堡组,在苏汤线路边,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6亩,主要从事香菇种植。
5、哈达碑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春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哈达碑镇马家店村大院组,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12亩,主要从事香菇种植。
6、石灰窑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宏山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石灰窑镇汤池村,在229国道(桓盖线)路边,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0亩,主要从事香菇种植。
7、大营子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天合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大营子镇青峰村黄堡组大块地,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1亩,主要从事香菇层架式种植。
8、清凉山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吉香龙凤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清凉山镇汤沟村茧场组八级地,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05亩,主要从事香菇种植。
9、雅河办事处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禾谷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设施小区位于雅河办事处洪家堡村李家堡组,在大盘公路路边,设施小区种植面积102亩,主要从事滑菇、大球盖菇、平菇等食用菌生产。
10、红旗乡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永喜香菇种植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红旗乡矿山村盘道岭组,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30亩,主要从事819、早丰9号等香菇层架式栽培。
11、前营镇核心示范区。项目实施主体是前营镇日兴灵芝种植专业合作社,设施小区位于前营镇西大营村,设施小区设施内种植面积125亩,主要从事灵芝和香菇种植。
(三)辐射带动区
在核心示范区周边共划定12个辐射带动区,总面积1905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9525亩。各辐射带动区位置及规模为:
1、牧牛镇辐射带动区,包括益林村、南马村、钟家村、牧牛村、牧北村、木古村,共6个村,占地面积50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2500亩;
2、三家子镇辐射带动区,包括三家子村、房身村、高家村、岳山村、徐家村,共5个村,占地面积3000亩,设施内面积1500亩;
3、兴隆办事处辐射带动区,包括兴隆沟村、五道河村、三道河村,以及苏子沟镇北黄岭村、黄旗村,共5个村,占地面积1100亩,设施内面积550亩;
4、大房身镇辐射带动区,包括龙门村、和平村、大房身村、大甸子村、古洞村、太阳村,共6个村,占地面积1100亩,设施内面积550亩;
5、苏子沟镇辐射带动区,包括徐家堡村、汤河岭村、苏子沟村,共3个村,占地面积105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25亩;
6、哈达碑镇辐射带动区,包括徐家堡村、谢家堡村、李家堡村、头道沟村、希林村、哈达碑村、沟汤村、大魏村,共8个村,占地11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50亩;
7、石灰窑镇辐射带动区,包括汤池村、石灰窑村、新华村、大炉村,共4个村,占地11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50亩;
8、大营子镇辐射带动区,包括青峰村、双山村、石头岭村、大营子村、共4个村,占地面积11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50亩;
9、清凉山镇辐射带动区,包括汤沟村、老爷庙村、红塔村、东兴村、马阳村,共5个村,占地面积105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25亩;
10、滑菇及草腐菌辐射带动区,包括杨家堡镇的松树秧村、杨家堡村、兴开岭村、夹道沟村,洋河镇湾沟村、蔡家堡村,石灰窑镇大炉村、汤池村、石灰窑村,黄花甸镇黄花甸村、前堡村,雅河办事处的洪家堡村、仙人咀村,兴隆办事处三道河村,共计14个村,占地面积12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600亩;
11、红旗乡辐射带动区,包括矿山村、唐家堡村、茧场岭村、红旗村、窝凤沟村、牌坊村,共6个村,占地面积115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75亩;
12、前营镇辐射带动区。包括燕窝村、门楼村、童家店村、新屯村、狄堡村、西大营村,共6个村,占地面积1100亩,设施内种植面积550亩;
三、实施内容及目标
(一)实施内容
重点围绕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辐射带动区“三区”建设,试验示范食用菌种植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设备,集成香菇层架式立体栽培、香菇地面矮架排棒栽培、滑菇全熟料袋式栽培3套高效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将“三区”打造成示范推广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和技术的先进典型。
1、做好攻关试验。在项目攻关试验区内,完成香菇新品种的筛选和新技术应用效果试验。一是,通过当前反季香菇(夏菇)种植的品种0912、七合9号、L808等对比试验,了解品种特性,筛选出适合岫岩县乃至辽宁省种植的最佳香菇栽培品种,提高香菇的单产和产品质量;二是围绕香菇层架式立体栽培和地面矮架排棒栽培2种模式,探索研究覆膜接种、刺孔增氧、节水增湿、疏蕾提质、降温换气等技术,提升香菇种植水平;三是应用展示物联网智能控制技术,评估攻关试验结果,着力解决香菇菌袋生产成本高、菌袋污染率高、伏里出菇和越夏难、单位面积产量低和质量差等问题,推进全县香菇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四是探索研究平菇等草腐菌绿色高质高效种植技术,丰富食用菌种植品种,缓解林菌矛盾。
2、在核心示范区,集成组装示范展示3套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围绕香菇层架式立体栽培、香菇地面矮架排棒栽培、滑菇全熟料袋式栽培3种模式,集成香菇和滑菇拌料装袋、蒸料灭菌、冷却接种、发菌养菌、脱袋出菇、采收加工等“全环节”绿色节本高效技术模式,将核心示范区打造成示范推广香菇和滑菇绿色高质高效模式和技术的先进典型,认真总结香菇和滑菇3种技术模式的集成技术组装和示范展示结果,便于更好推广普及。
3、在项目区内,全面推广应用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一是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带动区内,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为实施主体,大力推行“五统一”,即统一优质品种、统一购买栽培原材料、统一制作菌袋、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销售,实现良种、良法配套;二是广泛开展技术服务。在食用菌生产关键环节,邀请省食用菌专家团队的专家共同研究技术对策,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巡回指导、讲课培训、制定发放技术资料等技术服务;三是做好宣传引导。严格按照省市《实施方案》的要求,树立好示范县大标牌、攻关试验区标牌、核心示范区标牌,同时做好信息简报和媒体宣传。
(二)预期目标
项目区内,一是在项目攻关试验区,通过试验,总结筛选出一批突出香菇绿色高质高效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和新设备;二是在项目核心示范区,示范展示和推广应用3套节本降耗增效、绿色发展技术模式。其中,香菇层架式立体栽培提高土地利用率100%,出菇菌袋生产成品率达到97%以上,优质菇达到95%,提质增效15%;香菇地面矮架排棒栽培,出菇菌袋生产成品率达到97%以上,优质菇达到85%,提质增效10%以上;滑菇全熟料袋式栽,出菇菌袋生产成品率达到95%,提质增效5%以上;三是在辐射带动区,通过品种推介、技术指导、组织观摩培训、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推广香菇绿色高质高效关键技术。
四、资金使用方向及额度
根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1年辽宁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200万元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物化投入、开展社会化服务和技术指导服务。具体使用计划如下:
1、按照国家和省里标准树立1个示范县标牌、1个攻关试验区标牌、11个核心示范区标牌,以及攻关试验区内的各试验处理小标牌,标牌制作资金10万元。
2、物化投入补助资金160万元。其中,攻关试验区计划补助资金5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和购买的出菇菌袋、棚膜、遮阳网、刺孔机、注水机、热风炉、节水微喷设施、智慧农业设施、降温设施等给予补助;11个核心示范区计划补助资金110万元,主要用于生产购买的出菇菌袋、棚膜、遮阳网、微喷设施等给予补助。
3、社会化服务补助10万元。主要用于项目区内培育和制作食用菌菌种等补助。
4、技术指导验收等服务的补助资金20万元。一是省市专家团队服务费,包括专家的论证评审费、培训指导费、鉴定费、食宿费、交通费等;二是工作人员及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指导、测产鉴定、推广宣传、观摩培训、技术服务、材料报送、参加会议所产生的费用,如车辆燃料费、车辆租赁费、外出差旅费、下乡补助费、技术人员培训费等费用;三是现场教学、培训观摩、培训场地租赁、技术资料印刷,以及培训学员交通费和餐费等。四是项目验收鉴定费,组织专家等聘请第三方鉴定验收费等费用。
五、时间进度安排
(一)前期准备阶段(第一阶段)
3月以前:进行工作部署,落实任务,明确具体负责人,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具体工作计划,编写技术方案,宣传培训等有关材料,落实具体实施地块等。
(二)项目落实阶段(第二阶段)
3-5月:做好品种筛选、农资采购与发放、做好宣传动员,加强技术指导,统一组织开展社会化服务等。
(三)成效调查阶段(第三阶段)
5-10月:组织农业专家开展测产、成效调查、技术总结等工作,组织现场观摩,联系媒体对成效进行宣传。
(四)总结自评阶段(第四阶段)
11-12月:整理、分析相关数据,开展工作总结、财政支出、绩效自评等工作,做好上级检查通报的整改。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1、成立领导小组。由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农业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县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为成员单位有关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业农村局,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兼任主任,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兼任副主任。
2、成立技术决策组。由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担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各技术部门、各乡镇农科站站长为成员,负责决策工作。
3、成立专家指导小组。由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担任组长,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农技、土肥、植保、种子、农机等县内技术部门农业专家和乡镇农技人员为成员单位和成员,明确包区负责等职责分工,形成工作制度。
(二)强化指导服务
加强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的指导服务,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专家巡回指导等活动,提高创建水平,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建立专家对口联系制度,开展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全过程指导,帮助解决创建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日常管理
1、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项目资金采取先购买和建设后补助方式,规范使用项目资金,并设立专账,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严禁挤占、截留、挪用和套取项目资金。
2、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健全工作档案,将创建工作的相关文件和影像资料归档立卷,以备查阅。由专人负责,及时将创建方案、考核、总结等文档、照片资料和资金使用台账归档立案,装订成册,按时完成数据库管理和信息录入。
3、强化进度落实。实施方案印发后,及时向省农业农村厅报送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工作简报。在项目实施中,因客观原因需要调整项目建设内容的,由县农业农村局报县人民政府审批,并报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备案。
(四)强化监督考核
县农业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测产验收有关工作,在食用菌收获期间开展测产验收工作,并形成测产验收报告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项目实施结束后,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的计划任务、建设内容和实际完成情况进行验收,形成验收报告,连同年度工作总结报送至市农业农村局。同时,按照省市要求进行自评,并形成自评报告,迎接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对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现场核验及综合评价。
(五)积极宣传引导
按照全国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标牌形式,树立示范标牌,便于宣传展示和监督检查。大力宣传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认真总结典型形模式,并形成经验材料报省农业农村厅。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媒体,多视角、多层次、广范围宣传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工作所取得的成效,营造项目创建的良好氛围。在关键农时和重大活动时,邀请县电视台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充分挖掘食用菌生产上的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大力宣传和推广。
附件1:
岫岩县2021年全国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
领导小组
组 长:县政府主要领导
副组长:郑 红 副县长
成 员:鲁旭光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关 野 县财政局局长
黄云龙 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李 峰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赵国峰 县交通运输局局长
丛贵利 县水利局局长
林 海 县生态环境局局长
夏玉丹 县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
孙 岩 县审计局局长
栾胜军 县统计局局长
王庆年 县乡村振兴局局长
孙玉涛 县供销社主任
刘小辉 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
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区所在乡镇的乡镇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我县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统筹协调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局长兼任。
附件2:
岫岩县2021年全国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技术决策组
组 长:鲁旭光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副组长:刘小辉 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
佟 鑫 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
刘宏宇 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
成 员:农业各技术部门负责人(科股长)、各乡镇农科站长
技术决策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我县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技术决策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兼任。
附件3:
岫岩县2021年全国食用菌绿色高质高效行动专家指导组
组 长:刘小辉 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主任
副组长:刘宏宇 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
成 员:赫 勇 高级农艺师
康德平 高级农艺师
朱 强 正高级农艺师
康丽晶 正高级农艺师
邢 星 正高级农艺师
于广文 正高级农艺师
白景熙 县农发中心农业示范所所长
杜 坤 县农发中心科教科科员
各项目攻关试验区、核心示范区和辐射区所在乡镇分管食用菌工作人员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由县农业农村发展中心副主任兼任,明确责任分工,统筹协调抓好技术工作落实。